大埔

優越的地理位置及發達的水路交通,而聚集商品貿易往來,成就大埔...

大埔

優越的地理位置及發達的水路交通,而聚集商品貿易往來,成就大埔...

樂於面對人生各種變遷

許煥炎(82歲)
眼前人笑容滿面,且精神奕奕,叫人難以想像她已屆八十高齡。「我而家日日做運動㗎,大埔有好多活動玩,跳舞、太極、舞台劇……我樣樣都啱。」不止如此,她還會使用智能手機,懂得打字,兼看Youtube學煮餸,着實展現了何謂活到老學到老。

當你以為這樣的人,人生大概是一帆風順,無憂無慮才能如此積極充滿力量吧。許煥炎卻淡淡地告訴你,家裡排行第二的她自小因一些原因與居港父母分開,在中山的外婆家長大。「我又冇唔開心,外婆好錫我。爸爸媽媽對我都好㗎,每年都有返去探我。」她曾經歷日本侵華的年代,比起驚恐,她記得更多的是身邊大人對她的保護。就讀幼師的她,畢業後做了五年教師,25歲時嫁給丈夫,其後生了兩個兒子。1980年抵壘政策即將取消,一家決定重新回到香港定居。他們先後在馬頭角度、深水埗、紅磡等地方落腳,最終於1991年獲派大埔富享邨的公屋,當時煥炎正於尖沙咀的某間西餐廳做收銀。

「嗰時每日要到富善邨搭75X,再喺馬頭圍轉架5C巴士喺尖沙咀中間道落車,一程都要成個幾鐘。有時返夜更1500–23:00,返到大埔就凌晨㗎喇。」幸好後來富享商場落成,煥炎遂轉職到當時的金花酒樓,節省了交通時間,同時亦便於照料家庭。

不知不覺在大埔居住了超過三十年,煥炎表示非常喜歡這個社區。「我真係好鍾意呢度,呢度唔似市區,啲樓唔會貼實,街道好闊,花草樹木又多。我屋企樓下有個噴水池,露台出面仲望到吐露港,雖然而家畀棟居屋遮咗少少,但環境依然非常優美。而且呢度嘅人好純樸,會互相關心,你唔識嘅嘢佢哋都會肯教你。」

煥炎豁達地指人生未必會事事順利,但要以何種心態面對,卻是取決於自己。

樂於面對人生各種變遷

許煥炎(82歲)
眼前人笑容滿面,且精神奕奕,叫人難以想像她已屆八十高齡。「我而家日日做運動㗎,大埔有好多活動玩,跳舞、太極、舞台劇……我樣樣都啱。」不止如此,她還會使用智能手機,懂得打字,兼看Youtube學煮餸,着實展現了何謂活到老學到老。

當你以為這樣的人,人生大概是一帆風順,無憂無慮才能如此積極充滿力量吧。許煥炎卻淡淡地告訴你,家裡排行第二的她自小因一些原因與居港父母分開,在中山的外婆家長大。「我又冇唔開心,外婆好錫我。爸爸媽媽對我都好㗎,每年都有返去探我。」她曾經歷日本侵華的年代,比起驚恐,她記得更多的是身邊大人對她的保護。就讀幼師的她,畢業後做了五年教師,25歲時嫁給丈夫,其後生了兩個兒子。1980年抵壘政策即將取消,一家決定重新回到香港定居。他們先後在馬頭角度、深水埗、紅磡等地方落腳,最終於1991年獲派大埔富享邨的公屋,當時煥炎正於尖沙咀的某間西餐廳做收銀。

「嗰時每日要到富善邨搭75X,再喺馬頭圍轉架5C巴士喺尖沙咀中間道落車,一程都要成個幾鐘。有時返夜更1500–23:00,返到大埔就凌晨㗎喇。」幸好後來富享商場落成,煥炎遂轉職到當時的金花酒樓,節省了交通時間,同時亦便於照料家庭。

不知不覺在大埔居住了超過三十年,煥炎表示非常喜歡這個社區。「我真係好鍾意呢度,呢度唔似市區,啲樓唔會貼實,街道好闊,花草樹木又多。我屋企樓下有個噴水池,露台出面仲望到吐露港,雖然而家畀棟居屋遮咗少少,但環境依然非常優美。而且呢度嘅人好純樸,會互相關心,你唔識嘅嘢佢哋都會肯教你。」

煥炎豁達地指人生未必會事事順利,但要以何種心態面對,卻是取決於自己。

大埔的歷史

大埔古稱「大步」,傳說古時大埔林木茂密,為猛獸聚居之處,故取「大步」趨吉避凶之意,望行者皆能「大步檻過」;另有一說「步」通「埗」字,指水邊之地和碼頭,大步便是大碼頭的意思。

由於毗鄰大步海(現稱吐露港),在南漢時期,大埔曾以採珠業聞名,大步海更得「媚珠池」及「珍珠江」的美稱。直至六百多年後,明朝中葉時,因過度採捕而明詔罷採後,大埔的工業轉以漁農和碗窯製瓷為主,並成為明清的青花瓷重要產地。及後,又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及發達的水路交通,而聚集商品貿易往來,成就大埔舊墟。

如今提到大埔墟,基本是指位於林村河以南,廣福道兩旁兩岸的一帶墟市,但你可知歷史上其實曾存在兩個大埔墟?最初大埔墟指由新界五大氏族之首──鄧族於十六世紀末建立,位於林村河以北的墟市。直至十九世紀末,新界五大氏族之一的文氏因不滿鄧氏壟斷大埔墟,故聯合附近7個村落組成大埔七約,於林村河以南另設墟市──太和市與之抗衡。隨着九廣鐵路於1913年建成的大埔墟火車站選址於太和市,大眾漸漸以「大埔墟」稱呼太和市一帶,而曾經的大埔墟亦改稱為大埔舊墟。

當年大埔的繁榮一時無兩,曾是九廣鐵路沿線唯一設有兩個火車站(大埔滘站及大埔墟站)的地區。除了作為重要的經商之地,亦因大埔為新界的中心地區,開埠初期,港英政府不單於大埔舉行接管新界的儀式,更以其為新界的行政中心,設立理民府、前政務司官邸、警察總部及鄉議局。

1962年,颱風溫黛襲港,將海水推入吐露港,大埔區受吐露港風暴潮淹沒,幾乎徹底摧毀大埔一帶,造成過百人命傷亡,數萬人無家可歸。承接這場戰後最大傷亡的風災,且香港人口日益增加,政府考慮到港九人口已飽和,以及新界發展住宅和工業區的潛力,遂決定填海擴展土地。分別於1974年及1976年興工的大埔工業邨(現大埔創新園)及大元邨便是建在填海地上,為日後的大埔新市鎮打下發展根基。

及後,隨着政府1979年正式將大埔列為新市鎮,1983年新大埔墟火車站啟用,吸引不少港九市區人口的移入,讓大埔重拾昔日光彩。

從大步森林到大埔墟市,大埔歷經一次次的轉型,蛻變成今天近三十萬人安居大埔新市鎮,相信未來面對何種難關,大埔人亦能「大步檻過」。

大埔的歷史

大埔古稱「大步」,傳說古時大埔林木茂密,為猛獸聚居之處,故取「大步」趨吉避凶之意,望行者皆能「大步檻過」;另有一說「步」通「埗」字,指水邊之地和碼頭,大步便是大碼頭的意思。

由於毗鄰大步海(現稱吐露港),在南漢時期,大埔曾以採珠業聞名,大步海更得「媚珠池」及「珍珠江」的美稱。直至六百多年後,明朝中葉時,因過度採捕而明詔罷採後,大埔的工業轉以漁農和碗窯製瓷為主,並成為明清的青花瓷重要產地。及後,又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及發達的水路交通,而聚集商品貿易往來,成就大埔舊墟。

如今提到大埔墟,基本是指位於林村河以南,廣福道兩旁兩岸的一帶墟市,但你可知歷史上其實曾存在兩個大埔墟?最初大埔墟指由新界五大氏族之首──鄧族於十六世紀末建立,位於林村河以北的墟市。直至十九世紀末,新界五大氏族之一的文氏因不滿鄧氏壟斷大埔墟,故聯合附近7個村落組成大埔七約,於林村河以南另設墟市──太和市與之抗衡。隨着九廣鐵路於1913年建成的大埔墟火車站選址於太和市,大眾漸漸以「大埔墟」稱呼太和市一帶,而曾經的大埔墟亦改稱為大埔舊墟。

當年大埔的繁榮一時無兩,曾是九廣鐵路沿線唯一設有兩個火車站(大埔滘站及大埔墟站)的地區。除了作為重要的經商之地,亦因大埔為新界的中心地區,開埠初期,港英政府不單於大埔舉行接管新界的儀式,更以其為新界的行政中心,設立理民府、前政務司官邸、警察總部及鄉議局。

1962年,颱風溫黛襲港,將海水推入吐露港,大埔區受吐露港風暴潮淹沒,幾乎徹底摧毀大埔一帶,造成過百人命傷亡,數萬人無家可歸。承接這場戰後最大傷亡的風災,且香港人口日益增加,政府考慮到港九人口已飽和,以及新界發展住宅和工業區的潛力,遂決定填海擴展土地。分別於1974年及1976年興工的大埔工業邨(現大埔創新園)及大元邨便是建在填海地上,為日後的大埔新市鎮打下發展根基。

及後,隨着政府1979年正式將大埔列為新市鎮,1983年新大埔墟火車站啟用,吸引不少港九市區人口的移入,讓大埔重拾昔日光彩。

從大步森林到大埔墟市,大埔歷經一次次的轉型,蛻變成今天近三十萬人安居大埔新市鎮,相信未來面對何種難關,大埔人亦能「大步檻過」。

好戲重溫

《大埔大步走》

已完結
大埔藝術中心白盒及黑盒

南接沙田,北望粉嶺上水。

 

有人在此長大,歷過風光,經過水淹,還是留下安居;

有人因緣際會路過此處,決定看看再算。

這是人生走來不易的一小步,

也是偶爾走來看看的一小步,

就此變成了步向幸福的一大步。

 

大埔人如何從尋尋覓覓的中途站一步一步走向幸福的終站?

讓我們也跟著他們步步走來步步看,一起大埔大步走!


編劇/導演/戲劇導師:葉君博

佈景設計:張力行|服裝設計:甄泳然|燈光設計:黃靜文|音響設計:馮展龍

演出團體:銘恩中心


演出長約1.5小時

粵語演出 In Cantonese

適合6歲或以上人士觀看

 

不設劃位,觀眾在節目部分時間需在大埔藝術中心內走動

A組及B組演出內容不同,以展示不同學員的人生故事

觀眾敬請自備具網絡功能的手提電話及耳機以掃瞄二維碼,收聽部分演出內容

殘疾人士、輪椅使用者及有通達需要之人士,歡迎與我們聯絡,以便為閣下提供適切服務及建議

好戲重溫

《大埔大步走》

已完結
大埔藝術中心白盒及黑盒
講大埔
社區演出
免費門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