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計劃
研究計劃
跳到內容
主頁
八區探討
劇目詳情
研究計劃
關於我們
長者中心招募
投票結果
主頁
八區探討
中上環
北角
大嶼山
沙田
油尖旺
深水埗
紅磡
觀塘
劇目詳情
研究計劃
關於我們
長者中心招募
投票結果
中英劇團
ACT to GIVE
高對比模式
大
中
小
搜尋
學術研究
研究計劃
計劃摘要
下載
研究計劃
收起
打開
賽馬會「獅子山傳耆」口述歷史戲劇計劃研究,由香港公開大學的舒志義博士領導進行。研究會透過觀察課堂及綵排、問卷、焦點小組訪談,個別訪談等方式,了解長者在參與戲劇活動期間不同階段的心理狀態;及觀眾在觀賞演出後的感受和體會,從而研究口述歷史戲劇的創作方法及其社會教育成效,並希望透過研究結果推動更多同類計劃的進行。
×
研究計劃摘要
1. 研究計畫之動機與目的
中英劇團為香港的長者排演口述歷史戲劇多年,學校巡迴、公開演出多不勝數,受惠的長者和年青人越來越多,似是毫無疑問的了。看到這些老友記興致勃發的站在台上演出,舒志義博士有興趣想知道,他們除了藉此機緣可在閒時跑到社區中心、學校、劇院打發一下多餘的時間,見識劇院台前台後,或者觀察一下時下的中學生外,究竟還可以得到甚麼?透過中英和社區的資源,老友記受惠的詳情如何?
另一方面,中英劇團十年來不斷製作口述歷史劇,除了體現了一個資助劇團回饋社會的理想外,究竟在藝術上得到甚麼進益或啟發?口述歷史作為一個劇種,有甚麼心得可以分享?
第三,年青人看了真人演出歷史,究竟有甚麼好處?學了歷史?抑或見識了甚麼意想不到的東西?
2. 研究方法
這個演出計畫為期三年,分三個階段進行(分別是學校巡迴、社區演出、公開演出)。研究採用實地觀察、採訪(長者、學生和成年觀眾、導演)、問卷調查(長者、學生和成年觀眾)等工具,探討長者演員和主要是學生觀眾的受益情況,結合量性和質性的資料蒐集與分析,透過豐富的描述(rich descriptions),嘗試找出無論在受益者的賦能(empowerment)方面,抑或藝術家所運用的手法上,是否都有某種模式或趨勢(patterns),以供將來參考。
下載
×
搜尋
×